特色工作

特色工作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特色工作 >> 正文

淮阴工学院聚焦“四力”推动网络思政育人走深走实

作者: 日期:2025年03月04日 11:28 浏览量:[]

淮阴工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积极探索网络育人新方法、新路径,不断提高网络思政育人实效。

健全机制,增强组织力。加强组织领导,强化顶层设计,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齐抓共管、宣传部门组织协调、职能部门分工负责、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。成立网络思政工作领导小组、网络思政工作中心,制订网络思政工作中心建设管理办法、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建设规划、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等文件,不断完善网络思政工作机制,构建网络育人系统化工作体系,增强网络育人实效。

内外联动,增强协同力。建立思政课教师、辅导员、班主任、政工干部等多位一体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,打造网络思政育人共同体。大力培育网络思政教育名师和育人骨干,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名师工作室、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,聚合精专力量开展网络思政工作。加强校地校社联动,与地方红色场馆、志愿服务组织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,建设“大思政课”实践育人基地,实现资源共享、联合研学、优势互补,凝聚网络思政育人合力。

媒体融合,增强引导力。系统整合学校“两微一端”、门户网站、短视频传播平台以及校内各单位新媒体公众号等,构建矩阵式新媒体融创传播平台,推进“报网微端屏”联动传播。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,开设思政教育专栏,制作发布微型思政课、微视频、大学生讲思政课等资料,不断推出主题鲜明、思想深刻的网络作品,提升校园新媒体平台的服务力、吸引力,增强网络思政工作针对性、实效性。

打造品牌,增强亲和力。聚焦师生特点和需求,构建“互联网+”网络思政育人新模式,组织开展系列特色品牌思政育人活动。挖掘学生朋辈教育资源,组织青年学生走上“思政”讲台,线上线下用“青年语言”传递主流价值,引领青年学生感悟思想伟力、汲取磅礴力量。组织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、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展示等主题活动,丰富网络文化内容供给,活跃校园网络空间生态,全面提升网络素养,推进网络文明建设。


上一条:淮阴工学院与绍兴文理学院携手共建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新范式 下一条:党建引领 校地融合 服务地方产业科技创新

关闭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