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主动对接地方发展,聚焦设计核心能力,优化专业课程体系,注重强化学生的设计创新素养,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新路径。近年来,学院在专业建设、教学研究、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取得佳绩,逐步形成区域性设计教育品牌。
打通设计基础、创新与应用,丰富专业课程体系
学院关注设计发展前沿,面向区域文化经济产业发展、苏北农村振兴的需求,以大设计思维为导向,以发现问题、定义问题、分析问题、激发创意、解决问题、传达思路、设计提案为主线,构建“设计基础+设计创新+设计服务”课程体系,提升学生的创造力、判断力与实践力。经过教学实践,学院形成了由“设计知识、设计技能”到“设计执行、创新设计能力”、再到“设计应用、社会服务素养”的三层级专业课程体系,并适时引入设计项目,贯通知识链、技能链、产业链与创新链,以用带训、以训促学、学用孕创,全方位提升学生设计能力。
转变教学场所、元素、方式,优化设计教学形式
学院将教育场景嵌入应用环境,模糊校内外、课内外界限,将创新设计实践融入教学情境与设计服务项目中,生成复合型教学空间。专业教学将设计理论知识、技能元素整合到创新性、应用性项目中,形成递进式设计能力培养路径。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,学院着力推动教学方式改革,探索“学生主体,教师引导”的讨论式学习方式,按照“体验—理论—应用”的路径,引导学生通过“调查、讨论、探索”开展自主学习,实现由知识传授向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。
主动服务学生、产业、社会,打造设计教育品牌
学院积极推动专创融合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一体式开展人才培养、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,取得了系列成果。近年来,获省(部)级及以上教学类奖项14项,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500余项;设计学获“十四五”江苏省重点学科,2个专业获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全部专业进入软科排名科排名榜单B及以上层级,多个专业位居2024年校友会专业(应用型)排名前列;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、省(部)级项目33项,获兰亭奖银奖1项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,多项社会服务项目成为区域亮点。